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 肥乡区文成学校
    • 电 话:0310-8528445 8528446
    • 联系人:王清水
    • 地 址:肥乡区东环岛东500米309国道北侧
    • 邮 编:057550
    • 邮 箱:wenchengxuexiao@126.com

读“如何把课程目标转化成学习目标”有感

点击数:79072016-01-08 09:00:20 来源: 肥乡县文成学校

首先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希望和同仁们共勉。“课程目标具有明显的宏观性和长远性,语言描述比较抽象,达到目标的时间也比较长,而学习目标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制定针对某一课时内知识学习要达成的目标,具有导向性,激励性等特点所以把课程目标直接搬到课堂上作为学习目标不够科学,必须将其具体化,可操作化。”                           

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很大,我们现在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中先学,学什么?怎么学?老师要给孩子指路,也就是得给孩子明确的目标,即学习目标。

以前写教案时第一部分是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并不是学习目标,是给老师定的,这是老师要做的事,行为主体是老师,而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即这些目标是学生要达到的,所以使用“能认出…”、“能解释…”、“能比较…”、“能设计…”、“能归纳…”等词语来描述,有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人称例如“我能结合实物,找出圆的圆心、直径”一类的表述,重点指出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自身要完成的任务。

有了具体的语言,我们就知道怎样确定学习目标了,但是有时一课时的学习目标有多个,并不是目标越多越好,所以我们还要学会优化整合,如:七年级数学第四章第5节“多边形及圆的认识”中,教案上给了5个目标,其中目标1和目标2就可以进行整合为“能说出多边形及各部分名称的定义并能归纳出n边形中顶点,边,角的代数式。”


学习目标的制定特别强调具体性,明确性,不能空而大所以需要把目标细化,使它贴近本课的内容学生操作起来比较容易,不会盲目。例如:六年级数学在讲圆的认识这节课是有个目标是这样说的“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单单依靠这节课是根本达不到的,即使真要对其评价,也无从评起。如果“发展空间观念”将改为“思考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改为“说出生活自然中圆的作用”。这样一来,目标具体,指向性强便于学生领会与自查,能够启发学生思考。

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一定要突出一个主体——学生,同时还要牢固把握其准确性、全面性、具体性、层次性、易操作性、可测评性等特点。相信有了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导航,课程目标就会在每节课中得到充分的落实。